●本报评论员 崔山平
近期气温连续下降,这给公司各装置防冻凝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。
冻凝会引起生产波动,引发安全事件事故,这是冬季安全生产的大敌,必须严防死守。
“冬百”活动开展以来,公司领导强调,要统筹好南北疆两地冬季安全生产,持续开展“风险大辨识,隐患大排查”活动,坚决守住“大风险清晰、大隐患清零、大事故杜绝”底线,筑牢“零事故、零污染、零伤害”的底盘和基础。
防冻凝,刻不容缓!
防冻凝,思想上要绷紧安全弦。牢固树立“保证平稳生产就是创效益,出现生产波动就是最大的浪费”意识,强化红线底线意识,把防冻凝防泄漏作为重中之重,确保实现“不冻坏一台设备,不冻坏一条管线”的目标。
防冻凝,风险识别和应对措施要到位。凡事预则立,风险识别就是“接种疫苗”“治未病”。更要认识到,风险识别是一个动态过程,随着装置运行和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,应对风险的措施绝不能刻舟求剑。特别是新建改建的单元,更应该引起重视,强化风险识别,扎实做好应对措施。
防冻凝,及早发现是关键。勤巡检、细查看、多思考,对盲端死角、间歇运行、含水介质的设备管线,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,这是“安全卫士”“隐患克星”及时发现隐患的秘诀。经常复盘历年岗位上的冻凝事件,开展讨论式的“回头看”培训,集众智、聚众力,也是不断提高岗位人员发现风险隐患技能的好方法。
做好防冻凝工作,事关安全生产大局,事关冲刺全年目标任务。天越冷,心越要热,眼睛更要亮。每天从零抓安全,精准治理风险隐患,增强安全管控能力,给2024 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