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杨晨
第一部分2024年安全环保工作回顾
2024年,公司统筹安全与发展,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,深入推进HSE体系建设,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,狠抓操作作业受控、加快环境风险整治,平稳完成首次“五年一修”,两个季度实现“三零”目标。
岗位责任更加强化。重新梳理发布“两个清单”2800份,开展领导干部HSE履职能力评估,组织15个单位党政正职安全生产专项述职,警示约谈6名安全生产负向记分达到3分的处级干部。全年13人立功受奖,16个单位、80名个人受到通报表彰,奖励289万元,同比增加9%;处分13人,批评教育、通报批评、诫勉问责314人,处罚15.8万元,分别同比下降13%、79%、43%。
体系审核更加有效。首次“开放式审核”达到预期,全年审核模拟操作49次,应急拉动10次,作业许可模拟11次,发现问题3053项。在总部下半年审核中量化排名第一梯队。
设备保障更加有力。利用脉冲涡流排查的272个腐蚀减薄部位全部消除,设备报警数量下降31.7%,仪表故障造成A/B类生产波动下降33%。无线监测机泵1861台,覆盖率37.6%,行业领先。完成59台机泵提级治理。无泄漏装置达标80套,占92%,同比提高2.4个百分点。
施工管理更加科学。创新“小时工序清单”工作方法,大修5119个项目精准管控;35天大修签发作业票5.6万张,11.6万个质量控制点步步确认,及时发现7526项问题,大检修实现零事故、零伤害。延迟焦化密闭除焦等7个建设项目顺利完成,塔里木二期乙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。
健康管理更加深入。高水平推进“医疗+心理+运动”干预为主线的“三推三促进”健康管理模式,开展健康讲座133场次,惠及5300余人次;优化体检项目,引导员工主动践行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,累计充值电子健身券504万元,员工打卡17万余人次。职业病危害监测点检测率、合格率均为100%。全年非生产亡人下降27%。
绿色发展更加稳固。实施炼油干气回收利用,年减排二氧化碳1.36万吨;改造动力站煤电机组,年原煤消耗减少9.55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16.9万吨;延迟焦化实施密闭除焦改造,年减排VOCs195.6吨。全年回用中水47万吨,氮氧化物、COD、氨氮比指标分别减少10%、6%、22%。塔石化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。
专项整治压茬推进。“风险大辨识、隐患大排查”、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199项具体任务稳步推进,整改问题3009项;全面排查高危细分领域,老旧装置完成评估,均属低风险;开展10类设备带“病”运行再排查,完成两轮建筑防火整治,每季开展燃气、老旧消防设施专项治理,累计查改605项问题。
第二部分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
一是安全形势异常严峻。2024年,公司发生3起事故,事故起数虽然为历史最低,但“7·10”事故,颠覆了公司13年无亡人纪录,长期良好的安全业绩一夜归零。
二是事件和生产异常数量依旧偏多。2024年各单位自查上报各类事件1190起,同比上升30%;其中设备类348起,生产类240起,人身伤害类145起,违章类404起,分别上升28%、22%、126%、27%。
三是制度建设和执行漏管失管。“7·10”事故之后,公司排查出51个制度不满足上位制度要求,45个制度职责划分不清、部分条款可执行性不强,27个制度内容与实际不符;部分单位对变更管理执行不实,随意变更现象还较为突出。
四是工作作风还不扎实。2024年的三个月作风建设专项整顿中,查处操作卡执行不到位、操作调整随意性大、记录不实、违反三项纪律等问题45项,考核问责32人。这些问题反映出部分干部员工在“7·10”事故后,依然对公司严峻的安全态势认识不清,工作作风不扎实。
五是工艺纪律执行不严。近年来的各级审核,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逢查必有、屡查屡有,表象上看是无知者无畏、心存侥幸,深层次看是部分单位对工艺纪律管控不重视,日常管理松懈,长期积累形成了惯性的低标准、坏习惯,需要从源头上抓管理、严处罚。
六是设备运维检修仍有短板。炼油二部高压空冷管束管头焊接有杂质、有缺陷,严重影响开工;橡胶部干燥器叶片与转子焊接未融合、未焊透,仅运行38天就出现故障;乙烯二部开工后冷箱泄漏,影响乙烯产量6000吨;塔乙烯裂解新鲜碱液罐、废碱罐超期未检;聚烯烃一部挤压机停机13次。这些问题反映出部分单位对设备完好的重要性认识不清,执行能力欠缺。
七是承包商自主管理意识不强。一些承包商主动履职意愿不强,自主管理水平低下,人员素质参差不齐。今年塔里木二期乙烯项目建设进入高峰阶段,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施工风险相互交织叠加,要严防死守,重点盯控。
八是不安全行为依然高发。2024年各级稽查不安全行为1.2万项,人均超过1项,1243人被安全生产负向记分,考核32万余元,不安全行为数量依然庞大。必须采取有力措施,系统性治理消除不安全行为。
九是环保管理存在漏洞。2024年公司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,反复组织清查准备,但是污染物总量、能效水平、淘汰落后车辆、固体废物基础数据填报等四项问题还是被中央环保督察反馈,说明工作中还有疏漏。今年,又要面临中央对新疆的环保督察,要像抓安全工作一样抓环保,扎实做好环保基础管理。
第三部分 2025年安全环保工作安排
一、强化责任落实,进一步提升体系运行水平
完善安全绩效评价。收窄事故指标,倒逼各单位增强抓实安全环保的内生动力;对公司机关部门开展安全过程绩效评价排序,季度公示,年底按比例兑现。
完善HSE分委会活动机制。由公司主管领导挂帅,成立制度、设备、工艺、事故、交通、健康、承包商、员工素质提升八个HSE分委会。分委会年初明确活动课题,年底进行成果验收。
创新审核方式。从2月份开始,将专业审核与日常检查合并;研究开展对公司机关部门的专项审核。
抓好管理剖析的运用。制定公司管理剖析标准,将以往审核重点关注问题本身的整改,改进为关注管理剖析症结的整改,促进QHSE体系运行绩效的提升。
二、强化三基管理,进一步提升风险隐患管控水平
完善风险研判机制。完善专业部门、直属单位的三级风险研判;在重大的转产、投产、抢修、检修前,必须建立风险研判机制,确保风险受控。
做好专项风险评估。委托权威单位,组织第二轮安全环保会诊评估、重大危险源评估、安全现状评价,摸清风险,排查隐患,提出系统性的管控和解决方案。
加强工艺技术管控。创新长周期运行管理模式,削减装置运行风险,非停非循下降20%;生产变动数量降低10%,B级及以上生产波动下降5%。
强化设备风险管理。制定非特种设备容器、管道检验和隐患排查制度,规范管理;无泄漏装置建设达标率再提升2%;A/B类设备维护策略上线率100%、有效率90%。
强化基层班组建设。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创建活动,建设“岗位有职责、作业有程序、操作有标准、过程有记录、绩效有考核、改进有保障”的现代化企业班组。
三、强化承包商监管,进一步提升施工作业管控水平
健全承包商的全流程监管。修订完善承包商自主管理指南,编制统一规范的承包商主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标准,持续提升承包商主动管理水平。
严格施工作业的全流程监管。作业预约时必须完成风险辨识,并落实管控措施;强化预约计划的刚性执行,不预约不准作业。加强施工作业过程“四全”监管,触犯零容忍条款的从严处理。
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流程监管。统筹推进塔里木二期乙烯项目建设和塔化肥搬迁整体施工组织。提前调配资源,统筹项目生产准备,安全、优质、高效推进项目建设。
四、强化安全培训,进一步提升全员技能水平
创新安全培训形式。运用人脸识别技术,题库建立、在线学习、数据统计、培训档案、答题积分与安全记分自动关联,开展数字化安全培训。
深化班组长履职能力评估。加大班组长的技能培训力度,确保能岗匹配、主动履职,打造安全生产“第一指挥者”的班组长队伍。
强化员工行为安全管理。全覆盖精准稽查,对违反三项纪律的典型行为倒追管理责任,对严重违章的个人行为顶格处理,规范行为安全。
完善消防能力建设。进一步明晰消防工作目标及职责,统筹推进十项建设任务,强化消防网格化、区域化监管,确保达标建设通过2025年上半年国家验收。
增强应急处置能力。规范现场应急处置程序,明晰应急过程现场处置和技术支持职责,规范应急信息传递,保证应急高效有序。
增强交通运输监管能力。严格专(兼)职司机的安全教育,严格落实危化品运输、装卸栈桥和固体产品装卸站场的监管措施,提升铁路运输专业化管理水平。
加大安全宣传力度。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,建强宣贯教育阵地,引导激励员工养成遵规操作、守纪作业、关注风险的良好习惯。
加强工作作风建设。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运用好安全记分制度,用严厉问责倒逼安全环保工作作风改进。
五、强化“绿色工厂”建设,进一步提升环保管理水平
积极推进无异味工厂建设。优化环保项目全流程管控。建设VOCs在线监测预警系统,建立完善的异味排查程序和管理体系,实现污染源、厂区、厂界异味监测的全覆盖。
强化环保依法合规管理。开展辐射环境委外监测,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,落实电子标签对危废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;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工作,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。
全力完成“绿色工厂”创建。制定发布绿色企业创建提升工作方案,明确提升目标、任务,年内获得集团公司绿色企业授牌;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。
强化节能降碳管理。抓好70项能源管理措施落实,优化热电厂两个单元机炉运行方式,实现节能2.5万吨标煤、节水30万立方米;积极推进小乙烯能效提升。
六、强化数智赋能,进一步提升科技兴安水平
调研建设变更管理信息系统。线上规范变更流程,实现变更的提出、审批、实施、验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,防止变更环节的漏管、失管。
优化完善双重预防信息系统。优化完善112项功能模块,实现数据自动抓取、汇总,减轻机关、基层负担;利用AI技术,实现危化品泄漏、冒烟、着火的视频智能捕捉,第一时间发出预警。
建设安全环保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。集成双重预防、高危作业、环境监测、人员定位、智能巡检等现有系统,建设互通互联的安全环保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。
建成生产监控协同应用平台。高质量完成数字化转型,以数字化赋能生产运行、计划调度的资源配置、生产流程,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。
七、强化健康管理,进一步提升巩固健康管理成效
做实职业健康管理。全面梳理职业病危害场所和接害岗位底数,落实职业病危害的检测、监测;严格职业健康体检,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;开展噪声、粉尘等超标作业专项治理,保证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。
做深健康干预管理。发布实施2025年健康企业提升方案。巩固、拓展减重减脂“运动促健康”机制的有效运行,鼓励各单位开展群体性健康活动。今年将“中高风险新增人数为零”列入各部门各单位责任书,关注慢性病、体重超标,亚健康人群干预效果的检查验证,实现公司非生产亡人数、中高风险人数双下降。